《为了江豚的微笑》新书分享会在京举行
2025年1月9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新书分享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7号馆广西展团活动区举行。一群志愿者保护长江江豚的故事深深感染了现场的读者。
《为了江豚的微笑》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是羊角岩(刘小平)创作的一部儿童报告文学作品。从鄱阳湖长江江豚卫士余会功,到誓与长江江豚共存亡的徐亚平;从最美长江江豚饲养员丁泽良,到用图片演绎“立规之地”的杨河;再到洞庭湖走来的“江豚女神”蒋忆……羊角岩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长江江豚的生存状况、曾经以及当下面临的困境展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2012年底开展的第二次长江科考数据显示,长江江豚仅有 1045头,科学家预计不出15年江豚将面临灭绝。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包括志愿者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底开展的第四次长江科考数据表明,长江江豚的数量上升到1249头,实现了“历史性的止跌回升”。
广西教育出版社总编辑陆思成担任主持人,他介绍了分享会的主题、目的及到场嘉宾,并播放了关于长江江豚保护的视频,展现了长江江豚保护的现状。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总编辑卢培钊致辞,他强调了本书出版的意义,表示《为了江豚的微笑》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份保护生态的呼吁。文学评论家陈曦认为,作品语言深入浅出,高潮处又紧锣密鼓、扣人心弦,体现了严肃的报告文学与轻松的少儿文学的有效融合,鲜明的主题下饱含生态保护的深情。
羊角岩深情回顾了自己40多年来的创作之路。因拍摄长江江豚保护纪录片,他重新回到了儿童文学创作的起点。他希望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人物形象,让读者感受到志愿者们为了保护长江江豚所付出的努力,培养读者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责任。真挚的分享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分享会上,农业农村部长江办原主任、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野分会会长李彦亮,以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武明录等专家也参加了交流。他们从不同角度解读了长江江豚的生存困境与保护措施,分享了保护成果与新的挑战。专家们指出,尽管保护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等珍稀物种的生存仍然面临危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加强保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