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广西儿童文学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邕召开
推进会现场
3月20日,由广西作家协会、广西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主办,广西教育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接力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民族出版社、《南方文坛》编辑部共同承办的“新时代广西儿童文学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南宁市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潘聪聪,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编辑卢培钊,广西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蒋锦璐,广西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杨合,以及来自北京、甘肃、江苏、广西等省(区、市)的李利芳、张燕玲、王林、葛竞、姚苏平、教鹤然、曾攀、李雪梅、赵牧等专家和广西儿童文学作家代表王勇英、杨映川、郭丽莎、磨金梅、盘晓昱、朱德华、吴烜、覃冰、张亮华、梁安早、卢颖等5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编辑卢培钊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推进会旨在总结广西儿童文学的成绩,谋划新时代广西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旗下接力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出版了《狼洞的外婆》《少年师傅》等一批广西本土儿童文学作家作品,这些作品以民族文化为根、以时代精神为魂,有非遗传承的匠心、红色血脉的延续、生态文明的呼唤、跨国文化的交融,多种作品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物重点选题等重要奖项和荣誉,多种作品版权输出海外,体现了广西儿童文学和广西出版的风采,这是广西儿童文学作家、文学评论家与广西出版人共同书写的文化自信。未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将重点布局文学出版,加强文学出版智库建设,增强文学出版实力。
广西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蒋锦璐致辞
广西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蒋锦璐介绍,新世纪以来,广西涌现出了一大批有才华有潜力的儿童文学作家,他们用笔尖描绘出广西山川河流、风土人情,用文字传递着广西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他们的作品不仅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也让广西儿童文学在全国儿童文学舞台上崭露头角。接下来,广西作家协会将通过加强作家队伍建设、推动作品题材与形式的创新、加强版权输出与国际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广西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
李利芳发言
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利芳认为,广西儿童文学在国内原创儿童文学版图中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后劲足,属于有极好的历史传承、文化基因与时代创新精神的地域文化儿童发展形态。新时代的广西儿童文学自觉践行儿童本位理念,立足现代儿童心理学,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家庭、亲情、儿童现实文化关切深度融合,创作出一系列贴近时代与人民,积极呼应当下儿童成长所需,思想内涵丰富,民族性、儿童性、文学性兼具的儿童文学作品,形成了值得关注的广西儿童文学现象,为中国儿童文学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极具独创性的地域文学经验。
张燕玲发言
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张燕玲认为,广西儿童文学无论是作者队伍、创作状态目前都是日趋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当下中国儿童文学的现状。比如有以王勇英、郭丽莎、磨金梅、梁安早等为代表的传统儿童文学小说作家,此外,也涌现出了杨映川等成熟的作家。还有张亮华、吴烜的童话,盘晓昱的诗歌,陈丽虹、卢颖的科幻小说,覃冰的报告文学,等等,这样的美学样貌是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典型性现场。此次研讨必将有效提升广西儿童文学的影响力和推动广西儿童文学的高质量发展。
王林发言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王林认为,广西的特色是西南边陲,又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又有自己产业的优势,比如网红产品米粉频频上热搜。未来广西儿童文学的高质量发展要紧扣时代脉搏,以广西独特的文化书写别人无法取代的作品,突出教育的特色,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创作的独特性与温暖感。这些方面可能是广西未来儿童文学发展要思考和追求的方向。
葛竞发言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葛竞认为,广西作家的作品对于中国传统文学和传统美学具有较强的展现力,这种展现既有现代人的视角,也非常准确传达出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的特点和美感。他们的作品既能将民族题材、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巧妙融合,又能将传统文化与人情人性进行深度的融合,让读者充分欣赏到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美感。
姚苏平发言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科研处处长姚苏平认为,广西儿童文学的发展一直具有非常鲜明的辨识度,王勇英老师等就是其中的文学代表。广西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呈现了主题书写深度,语图叙述的可能性和民族文化的根性等特点。广西作家用大道至简的方式书写生命状态,在人工智能时代守护这样一种灵性的返璞归真需要获得认同,并且需要共同守护广西儿童文学创作的传承性和多样性。
李雪梅发言
《南方文坛》副主编李雪梅老师认为,广西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的主题和立意都很有意义,形式有创意,使读者不仅获得了知识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传统民间文化中培养了对美和爱的感受以及发散式创新式思维。
王勇英发言
作为广西儿童文学代表作家的王勇英,1993年开始发表作品。此后20多年间,已经出版了《巴澎的城》《巫师的传人》《雾里青花泥》《花石木鸟》《狼洞的外婆》等一百多部图书,有四十多部作品都是以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为创作背景,大胆地把民族元素与儿童文学融合,以小说、童话、科幻、绘本的形式出现在广大少年儿童面前。童话《木叶花衣》《白色森林》以丰富的想象力介绍国家级非遗文化。王勇英曾在2014年和2017年两次入围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中宣部优秀作品工程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其中获得第三届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金奖的《狼洞的外婆》是她近年来创作上的一个突破。这个小说讲述一个特殊孩子在外婆的守护下成长的故事。她以细腻的笔触把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写得生动而又充满温情。
杨映川发言
杨映川是新世纪以来广西小说界的重要代表,也是广西儿童文学作家的重要代表。曾经揽获第九届中国童书榜“百佳童书”奖、广西第十届文艺创作铜鼓奖、改革开放四十年广西优秀儿童文学一等奖等众多荣誉。她的小说《少年师傅》,着力于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以现代的视角,对侗族木构建筑进行了独特的呈现和解读。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广西独特的文化背景,讲述大国工匠的成长心路,通过细腻的叙事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赢得了读者的广泛赞誉。
广西儿童文学精品图书展示
在王勇英和杨映川的身后,广西还有一大批儿童文学作家——盘晓昱、梁安早、磨金梅、朱德华、陈丽虹、郭丽莎、黄蓉蓉、吴烜、张亮华、刘景婧、覃冰、卢颖……他们的创作都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这些作品为广西儿童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这些作品,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化的多样性,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激发。
李茗抒发言
接力出版社北京出版中心少儿分社儿童文学编辑部副主任李茗抒作为责任编辑代表发言,她从社会意义、叙事视角、情感刻画等方面发表了对王勇英的《狼洞的外婆》的作品理解,表达了对广大作家支持广西出版的感谢,并期冀广西文学创作和出版繁荣春天的到来。
儿童文学是培根铸魂的工程,是呵护少年儿童成长的精神家园。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广西的儿童文学作家与出版人将携手共进,共筑儿童文学创作出版高地,让民族文化的基因在童书中传承,让时代精神的火炬在阅读中传递,共同书写新时代广西儿童文学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篇章。
领导嘉宾和作家们合影留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