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营
BUSINESS DEVELOPMENT

您的位置: 首页 >产业经营>正文
返回列表

全国古壮字古籍整理与出版人才培养研习营
(第二期)在广西民族大学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23 来源:教育社

2025年9月16日,全国古壮字古籍整理与出版人才培养研习营(第二期)开营仪式在广西民族大学顺利举行。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总编辑卢培钊出席开营仪式。开营仪式由广西教育出版社社长石立民主持。

开营仪式/罗洁妮 摄 开营仪式/罗洁妮 摄

据悉,“十四五”期间,在国家民委支持指导下,广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在少数民族古籍人才培养上先行先试,探索新路,形成了少数民族古籍人才培养的五个“广西经验”:一是分类施策,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五支队伍”,为广西乃至全国古籍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人才组织和管理模式;二是实施项目带动,提升人才队伍专业水平,各方面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古籍工作更科学规范,青年学者崭露头角,出版成果屡获大奖,人才规模和视野得到扩展;三是建立健全了人才培养试点机制、多方合作的项目实施机制、古籍资源开放共享机制等三项保障机制,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四是创新阵地建设,不断拓展人才培养新平台,进一步完善古籍工作体系;五是加强科技赋能,自主研发“古壮字古籍整理与出版人才信息系统” “那蛙民族古籍智能编辑校对平台”等智能软件,培育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梯队。即将进入“十五五”规划时期,广西将深入推动古籍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推进“广西古籍文库”编纂出版工程,搜集整理广西历代文献史料,充实数字平台资源,建设特色数据库,为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贡献力量;二是以2028年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为契机,策划推出系列精品成果,展现广西古籍整理与民族文化传承新气象;三是以技术赋能为重点,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与古籍工作深度融合,让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技术中焕发更大活力;四是以人才培养为关键,加强作者团队与出版队伍建设,培育更多复合型人才。

本次研习营为期三天,邀请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图书馆、山东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单位的国内知名专家和古籍修复、古壮字古籍数字化整理一线人员授课,围绕民族古籍里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中的碑刻整理与应用、古壮字古籍翻译整理方法和实践、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的新技术应用、中国传统古籍纸张的分类和鉴别、古籍保护案例分析、古壮字录入和排版等进行系统授课与实操练习,深入研习,以期进一步壮大古壮字古籍整理研究的队伍力量,培养民文古籍与汉文古籍兼修的综合型人才,提升工作水平。来自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各出版社编辑骨干、古籍收藏单位业务负责人、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五支队伍”代表等近100人参加。

研习营课堂/陈昱冰 摄 研习营课堂/陈昱冰 摄

研习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广西千页古籍修复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古籍文献研究中心协办。


返回列表
集团微信
×

用户登录